双对比朱标:九族太少,凑个整数 > 讨论区 > 书评详情
第十九章 皇帝的赞叹,朱标的远谋目光(求鲜花评价!)
  不如来讲讲这个衍圣公的故事,他是怎么做的,比如行圣公家族的人曾经在元朝做官,都改名叫蒙古名啰。弃庙南逃的故事,北宋徽宗时期,“衍圣公”称号沿袭到了孔子的第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身上。不过他顶着这样的荣耀还没有过几年安生日子,金国就大举入宋。康王赵构随即逃往南方建立南宋。
  而孔端友也为了不让“衍圣公”这个称号就此断在自己身上而顺应“拜谒圣天子”之名仓皇跟随南宋高宗前往南方。放弃了曲阜,仅仅只背负孔子的楷木雕像便向着南方去了,成为了孔氏宗族南宗的始祖。他们与高宗二月中旬抵达临安,仅三天后便上书宋高宗为他们赐下府邸宅庙。
  认贼作父
  在公元**年,蒙古族的铁马踏上了中原广阔的土地。大明王朝这时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而这些所谓的名门贵族却并没有发挥他们“精忠报国”的带头作用,反而是争相在他们的新主人——忽必烈面前谄媚。希望可以借此保住自己衍圣公的称号与荣耀。
  在马背上长大的忽必烈当然看不上这些文不成武不就的蛀虫,他所信奉的是马背上夺天下,重用这些人对于他成就大业没有一点帮助。于是他对着成天在自己面前蹦跶的跳梁小丑说“你们要回去好好读书,拥有了才能自然可以获得一官半职。”将他们打发了去。
  上表称颂
  不仅如此他们还尤其的“识抬举”。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建立清朝时,第六十四代衍圣公便放弃了册封他的崇祯皇帝,在第二天便上书顺治皇帝俯首称臣。甚至还写了初进表文来表明自己的忠心,阿臾新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六宇共戴神君”。对了,还有巜剃头奏稿孔府在剃发令的时候也是曾经挣扎过一下的——只不过在大清“新朝雅政”之下没什么卵用而已。
  孔闻謤搬出孔子这块大招牌,又引金、元二代为例,满以为可以为孔家抵挡一阵,保住先世蓄发衣冠。不料碰了个大钉子,“得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圣之时,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著革职永不叙用。”
  ——顾诚南明史
  世修降表孔家,世跪外敌孔府
  金人来跪金,蒙古来跪元,老孔家在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从来不含糊!满清来了他家带头上表剃头有啥稀罕的,更搞笑的还在后面:
  **年,第七十五代衍圣公孔令贻敲锣打鼓地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画像迎进孔府供奉起来,气得章太炎发文号召“山东士民为义和团,无为衍圣公”
  当然,这不是孔令贻第一次这么干了,早在**年,他就把大英帝国爱德华七世国王的宝像,从庄士敦那儿请来,送入府里供奉起来了。
查看余下8条回复内容收起回复
  什么时候讲一下这个衍圣公,这个坐享祖宗余萌的吸血虫,说难听点,这个家族除了给孔子抹黑就没干点别的好事,历朝历代偷税漏税,剥削百姓是**惯,遇到天变投降服软是行家,这个庞大的家族仗着儒家的地位,趴在历代王朝的身体上吸血,他们已经太过腐朽了,他们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只要能保证孔府的利益,他们不介意为任何人背书,反正换了谁当皇帝,都要维护孔夫子至圣先师的地位,这个家族是养不熟的,无论你给他多大的荣耀尊荣,他们都会说:“你们都尊重至圣先师的子孙不是应该吗?
  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合肥战神
收起回复
  三个儿子:我们能有今天都是父皇你教的好。
分页:首页(共1页 4条)